
梁海澄,2013年到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任教。任职以来,一直致力于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提升自身科研与技术服务能力,形成技术服务优势。近3年来,聚焦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难点——数字化,深耕在数字化检测系统开发与应用、MES制造执行系统开发与应用等领域开展技术服务,共主持横向课题5项,累计经费126万元,其中2021年上半年经费75万元(已到账40万,35万将于今年12月份到账)。参与开发的MES系统已在高新技术企业投入运行,近半年完成32万单客户订单生产任务。在开展技术服务之余,还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项,参与省级科研课题2项,申请发明专利3项,发表高质量论文10余篇。
01
聚焦学科交叉融合,持续开展技术服务
对于个人如何持续开展技术服务,我认为应该找准切入点,优化和完善交叉学科知识和技能,形成自身的技术优势。例如,智能制造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,并不是由某单一学科知识所能支撑的,而是需要依赖机械工程、自动化、信息工程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和支持。那么对于具备机械工程专业背景的科研人员,如果同时掌握信息技术,就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企业对智能制造系统需求,更快速地解决企业技术问题,从而形成技术服务优势。

02
推进产教科创融合教学模式
在坚持开展科研和技术服务的同时,我一直秉承和推进产教科创相融合的教学模式,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。教学与科研始终是相互促进、相辅相成的。
在教学工作中,推进产科教融合培养人才,以学生发展为中心,加强科研同教学的紧密结合。积极探索开设交叉学科研讨类的课程、多视角解决问题的课程,在技术服务的同时与行业企业保持密切联系,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动态,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,调整教学内容,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,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、“互联网+ ”和“智能+ ”教学,采用案例教学,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案例引入到教学中,在学生心中种下科技的种子、创新的种子,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
在教学之余,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,组织学生成立“智能制造协会”,带领学生参与到老师的科研课题中。2017年以来,所指导的学生申报并获得攀登计划立项2项,获得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比赛一等奖2项。

03
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
我取得的成绩,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帮助。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我认为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,在工作中讲奉献比贡献,积极主动履行职责;二是要不断学习拓展自身技术能力,在科研与技术服务上做出表率;三是要加强与同事之间的交流,分享教学和工作经验,互相学习成长。在参加教学能力比赛的过程中,组织团队利用寒假时间多次进行交流讨论,克服困难,完成比赛任务。

开展科研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,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责所在,科技服务是高职院校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必经之路。高质量的科技服务可以深化产教科融合,加强学校-企业-行业的联系,形成产学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,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。梁海澄老师将交叉学科融合做实、做细,赋能科研与人才培养,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,服务技能强省建设。(图/文:皇冠welcome体育 刘常春、梁海澄)